
林夏在警局档案室里,正专注地整理着陈旧的卷宗。她的眼神在一摞摞文件上扫过,突然,一份泛黄的卷宗引起了她的注意。封面上写着“东海市连环失踪案(2010年)”,她皱了皱眉头,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。
林夏小心翼翼地翻开卷宗,里面的纸张已经有些发脆,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模糊。她仔细地看着每一个细节,当看到证物清单时,她的瞳孔骤然收缩。清单上有一枚银质蝴蝶发卡,而这枚发卡,此刻正别在她的抽屉里。
林夏的心跳陡然加快,她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。她合上卷宗,深吸一口气,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。但内心的不安却如潮水般涌动,她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,只觉得有一双无形的手,正在慢慢揭开她努力隐藏的过去。
这时,警局里来了一位新调任的刑警队长陆沉。他身材高大挺拔,眼神锐利而深邃,浑身散发着一种沉稳而威严的气息。陆沉一来就注意到了林夏,他看着林夏,说道:“从今天起,你跟我一起查这起旧案。”
林夏有些诧异,但她没有反驳。在会议上,陆沉开始分析案情。他拿起投影笔,在幕布上圈出了当年所有受害者的共同点——均曾参与某慈善基金会活动。林夏看着幕布,心中一惊,因为这个基金会正是她亡母生前主导的。
会后,陆沉走到林夏身边,递给她一份资料,说道:“这是当年的调查报告,你看看吧。”林夏接过资料,手再次颤抖起来。她强装镇定,翻开资料,一行行文字映入眼帘,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,刺痛着她的心。
下班后,林夏回到了自己的公寓。她坐在沙发上,手中紧紧握着那份资料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过去的片段。突然,她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,她警觉地抬起头,发现家门缝里塞着一封信。
林夏走到门口,捡起信,回到沙发上打开。信上只有一句话:“你母亲不是自杀。”落款处画着一只歪斜的蝴蝶。林夏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她握紧信件,手指关节泛白。
为了寻找线索,林夏来到了旧宅。旧宅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,周围杂草丛生,门窗也都破败不堪。林夏小心翼翼地走进去,里面弥漫着一股潮湿和腐朽的气味。
她在阁楼里发现了一个铁盒,铁盒已经生锈,上面布满了灰尘。林夏轻轻打开铁盒,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。照片上,少年模样的周谨言(现基金会负责人)与母亲并肩而立,背景是关闭的孤儿院。林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,她不知道这张照片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。
离开旧宅后,林夏总感觉有人在后面跟踪她。她加快脚步,拐进了一条小巷。突然,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从角落里冲了出来,将她逼至墙角。男人压低声音威胁道:“别多管闲事。”
林夏心中一惊,但她很快冷静下来。她瞥见对方手腕内侧有基金会纹身,这正是失踪案受害者皆有的标志。林夏趁男人不注意,猛地推开他,转身就跑。
第二章:谎言织网
林夏回到警局后,立刻调取了基金会近五年的财务记录。经过仔细分析,她发现了多笔匿名汇款流向海外账户。陆沉得知后,决定突击审计基金会。
在审计过程中,现任会计崩溃地坦白:“周谨言让我们伪造慈善项目,实际资金被用于……买卖人口。”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在警局里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林夏陷入了沉思,她不明白周谨言为什么要这么做,更不明白自己的母亲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。她决定潜入基金会档案室,寻找更多的证据。
深夜,林夏偷偷潜入了基金会档案室。档案室里堆满了各种文件和资料,她小心翼翼地翻找着。终于,她找到了母亲临终前签署的文件。文件显示,母亲曾将孤儿院房产转让给周谨言,附加条款为“若其犯罪则自动归公”。
就在林夏准备离开时,周谨言出现在了门口。他冷笑一声,说道:“你以为你能揭露我吗?二十年前,你妈为了保我杀了真凶,如今轮到你了。”
林夏瞪大了眼睛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她愤怒地说道:“你胡说,我妈不可能这么做。”周谨言笑了笑,然后拿出了一段监控录像。录像中,林夏的母亲持刀站在血泊中,画面外传来婴儿啼哭。
林夏的双腿一软,差点跌倒在地。她的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崩塌了,她一直以为母亲是自杀的,没想到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秘密。
陆沉得知此事后,没收了林夏的警徽,要求她回避案件。但林夏并没有放弃,她私下联系了当年参与审讯的退休老警员。
老警员告诉她:“你母亲认罪时异常平静,还要求单独见周谨言五分钟。”林夏的心中充满了疑惑,那五分钟里,母亲和周谨言到底说了什么呢?
为了找到答案,林夏开始跟踪周谨言。她发现周谨言频繁出入码头仓库。于是,她决定某夜潜入仓库一探究竟。
当她进入仓库时,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。失踪者被迫装扮成“已故亲人”与家属视频通话,角落的铁笼里关着个与林夏容貌相似的少女。
就在这时,周谨言出现了。他看见林夏后,轻笑一声,说道:“这是你妈安排的替身剧本,她早就料到会有今天。”林夏的脑子一片混乱,她不知道自己该相信谁,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。
第三章:记忆拼图
林夏回到家中,四处寻找着与过去有关的线索。她在母亲的日记本夹层里找到了一张心理诊所病历。病历显示,母亲因创伤后遗症长期虚构记忆,包括“自杀”情节。
就在林夏震惊不已时,诊所护士悄悄塞给她一张纸条:“你母亲最后半年在查另一个男人。”林夏看着纸条,心中的谜团越来越大。
为了弄清楚当年的事情,林夏来到了孤儿院旧址。在那里,一位老修女提供了关键证词:“那晚周谨言带血进来,你母亲抢过刀后,两人衣服都没换就开车出去了。”
林夏根据老修女的指引,在后备箱里发现了一块染血的儿童手表。她仔细检查手表,发现表盘玻璃夹层刻着“陆氏集团”logo。林夏想起了陆沉,难道他和这件事也有关系?
林夏找到了陆沉,将手表的事情告诉了他。陆沉沉默片刻后,承认自己是当年受害者之一。他说道:“我爸为掩盖绑架案替我顶罪,周谨言以此要挟我多年。”
林夏听后,心中五味杂陈。她没想到陆沉竟然有着这样的身世。陆沉接着说道:“你妈救周谨言是为保全陆家声誉,她至死都不知道……”
陆沉的话还没说完,审讯室的监控屏幕突然黑屏。林夏和陆沉急忙赶到审讯室,只见周谨言对着镜头狞笑:“该让林夏看看她真正的‘父亲’了。”
第四章:双面人生
周谨言的话让林夏感到毛骨悚然。她决定前往省城墓园,寻找更多的线索。在墓园里,她找到了生父的墓碑。让她惊讶的是,生父的墓碑竟与母亲合葬。
守墓人透露:“你爸是陆董事长私生子,当年为保陆家颜面被当作弃婴处理。”林夏的心中涌起一股愤怒和悲哀,她没想到自己的身世竟然如此复杂。
就在林夏陷入沉思时,周谨言派人绑架了假扮林夏的替身少女。周谨言致电林夏:“选一百条人命还是你妈的杀人真相?”
林夏毫不犹豫地独自赴约。当她到达约定地点时,却发现陆沉早已布下埋伏。仓库内爆炸骤起,周谨言趁机将林夏推入密室。
密室的墙壁上投影着母亲留下的影像:“我杀的是虐待你生父的绑匪,但周谨言握有陆家买凶的证据……”林夏看着影像,泪水夺眶而出。她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衷,也明白了这一切背后的真相。
就在这时,特警破门而入。周谨言吞枪前嘶吼:“你跟陆沉永远不知道谁更脏!”林夏脑内轰鸣,她的世界仿佛被彻底颠覆了。
案件虽然告破,但媒体却大肆报道“警界英雄”陆沉。林夏在庆功宴上收到了一封加密邮件,邮件内容揭示了生父同样参与过人口贩卖。附件照片里,幼年陆沉与绑匪合影。
林夏看着照片,心中充满了绝望。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,也不知道未来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。
第五章:灰烬之下
林夏递交了辞呈,她决定远离这一切是非。辞职前夜,她在警局地下室发现了生父的遗书。遗书中写道:“我为你妈顶罪,只为她能正大光明嫁进陆家。”
遗书结尾烫着基金会图腾火漆印。林夏看着遗书,心中五味杂陈。她没想到父亲竟然为她的母亲付出了这么多。
林夏带着遗书来到了陆家老宅。在陆家老宅的密室里,她见到了陆沉的父亲。陆父递来一份DNA报告:“你妈怀的是陆沉的孩子,但那场火灾……我们需要新的‘英雄’。”
林夏这才明白,原来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。她看着陆父,眼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。她没想到陆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,竟然不惜牺牲这么多人的生命。
林夏来到海边,将母亲的日记投入火中。火焰吞卷间,陆沉抓住了她的手腕:“周谨言只是棋子,真正操控棋盘的从来不肯露面。”
林夏看着陆沉,心中充满了矛盾。她不知道该不该相信陆沉的话。就在这时,远处灯塔忽明忽暗,如同二十年前孤儿院那盏吊灯。
第六章:无名之辈
林夏消失了。陆沉在结案报告上签字时,发现夹着生父与绑匪的交易录音。背景音里,周谨言正用林夏的口音说话。
陆沉心中一惊,他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新闻播报某小国突发政变,镜头闪过新任领导人侧脸——与林夏极其相似。办公桌摆着银质蝴蝶发卡。
国际刑警收到匿名举报,附赠二十年前失踪案真凶名单。名单末尾标注:“他们都以为我是英雄的女儿,却不知我才是那个怪物。”
陆沉看着举报信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知道,林夏的故事还没有结束,而这场阴谋背后的真相,也许永远都无法浮出水面。但他相信,总有一天,正义会战胜邪恶,真相会大白于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