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林夏在广告公司已经干了三年,依旧是项目组最底层的实习生。每天,她总是第一个到公司,最后一个离开。清晨,当城市还在沉睡,她就已经坐在办公桌前,对着电脑屏幕,眼神专注而坚定。深夜,当整个办公楼都陷入黑暗,只有她的工位还亮着灯,那是她在默默努力,打磨每一个方案的细节。
这次,公司要竞标一个国际品牌的年度宣传案。林夏熬了好几个通宵,精心准备的方案,却被组长陈琳直接否了。陈琳把手中的方案甩在桌上,满脸不屑地说:“林夏,你这就是垃圾,品牌方要的是‘震撼’,不是这种小情小调。”林夏低着头,手指紧紧攥着衣角,指甲都快掐进掌心了。她很想反驳,很想告诉陈琳自己这个方案里的用心,可话到嘴边,又咽了回去。在这个行业,她这样的小透明,根本没有说话的分量。
茶水间里,同事张薇正小声地嘲讽着:“她真以为自己熬夜能熬出本事呢?陈琳可是总经理的侄女,她再蹦跶也没用。”旁边的人也跟着附和:“就是,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。”林夏正好进来接水,听到这些话,手一抖,杯子差点摔地上。她强装镇定,接了水就匆匆离开。
午休时间,林夏躲进楼梯间,拿出手机看行业论坛。她翻到一个匿名帖子,楼主吐槽“关系户霸占资源,普通人永无出头日”。林夏看着屏幕,眼眶发酸,她深吸一口气,回了一句:“但总得试。”她知道,自己不能放弃,哪怕前路荆棘密布。
第二章:意外撬动的裂缝
一次偶然的机会,林夏帮行政部整理仓库,在角落里发现了一箱被误丢的旧资料。她好奇地翻开,里面竟然是五年来所有被否决的提案存档。林夏的眼睛一下子亮了,她觉得这或许是自己的机会。
她开始偷偷整理这些资料,分析被驳回的原因。她发现,陈琳每次都是以“不够创新”为由驳回提案,但实际上,那些方案只是不符合她的审美偏好。比如某餐饮品牌提案中,原方案加入了方言谐音梗,很新颖有趣,却被陈琳改成了千篇一律的“高端大气”风,结果品牌反馈说“毫无记忆点”。
林夏心里有了底,她决定暗中联络被陈琳打压过的两个老员工。一个是设计师阿凯,他曾因为坚持复古风格被陈琳排挤;另一个是策划老周,他做的本土化方案也被陈琳否了。林夏找到他们,诚恳地说:“咱们不能一直这么被压着,我有个想法,我们一起做点不一样的。”阿凯和老周看着林夏坚定的眼神,犹豫了一下,还是点了点头。
第三章:暗流下的赌局
林夏觉得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,她决定主动出击。她给品牌方负责人发了一封匿名邮件,毛遂自荐能提供“被内部埋没的创意方案”。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,她附上了阿凯设计的国风视觉草图。没想到,品牌方很快回复了,要求面谈。
林夏不敢大意,她假扮成保洁员,在会议室外偷听陈琳组的筹备会议。她听到陈琳组的计划是请明星代言,预算高昂。林夏在心里冷笑,她有自己的打算。
回到住处,林夏连夜做出了一份“低成本引爆社交话题”的方案。她结合之前的分析和自己的创意,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想法。阿凯和老周看了,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。
第四章:逆袭的舞台
竞标会当天,林夏故意迟到。陈琳组正在台上讲解他们的方案,虽然请了明星代言,但创意平平,品牌方听得直打哈欠。林夏看准时机,突然闯入会场。她带着平板,当场播放了阿凯制作的国风动画短片。画面精美,创意独特,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老周也站出来,曝光了陈琳组挪用其他项目预算的事情。品牌方代表的脸色变了,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林夏的方案。林夏镇定自若,详细地讲解着自己的创意和执行计划。品牌方代表听得频频点头,最后,他们当场宣布:“预算砍半,但方案用林夏组的。”
陈琳组的人脸色煞白,他们没想到林夏会有这样的一招。林夏看着他们,第一次在公司挺直了腰杆。
第五章:上位者的考验
林夏的方案成功了,她被破格升为项目经理。可总经理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:“这是试用期,要是搞砸了,你得卷铺盖走人。”林夏心里明白,这是总经理对陈琳的维护,也是对自己的考验。
她没有退缩,接手了一个濒临破产的本土零食品牌。林夏决定押宝“怀旧营销”,把厂房车间改造成打卡景点,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产品的制作过程。方案一出来,就遭到了陈琳派的举报,说她“公器私用”。林夏没有被这些质疑打倒,她坚持自己的方案。
在她的努力下,零食品牌的销量暴涨。品牌方很满意,甚至送来一面锦旗。林夏把锦旗扔在总经理办公室门口,上面绣着“送给真正懂创意的人”。
第六章:规则重塑者
林夏没有满足于现状,她联合供应商推出了“创意众筹平台”。中小品牌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需求,匿名设计师可以抢单提案。这个平台一推出,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。陈琳派的人对此嗤之以鼻,但很快就被打脸了。某老字号通过平台推出的方案销量翻了三倍。
不久后,行业峰会召开。林夏作为嘉宾被邀请上台演讲。她走上讲台,看着台下的众人,缓缓摘下工牌,掷在台上,说道:“我不是逆袭,只是拒绝当配角。”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第七章:暗潮再起
林夏成立了独立工作室,事业蒸蒸日上。然而,陈琳并没有就此罢休。她父亲派人盗取林夏的平台数据,想以此打击林夏。但他们触发了林夏提前埋的防盗程序,不仅没成功,还暴露了自己。账号被封,陈琳派成为了笑柄。
林夏趁热打铁,与黑客合作推出了“方案区块链认证”。这样一来,就能杜绝抄袭和数据泄露的问题。平台用户暴涨,阿凯也辞职加入了林夏的工作室。
第八章:终局即开局
某天,林夏收到了一封跨国集团的邀约函。这是一家行业巨头,他们看中了林夏的才华和创意。林夏思考了很久,最终把平台捐给了行业新人,只保留了工作室的控股权。她知道,这是一个新的挑战,也是一个新的机遇。
在机场贵宾室里,林夏看着陈琳带着团队尾随而来。她晃着咖啡,轻笑一声:“这次,我改规则。”陈琳看着林夏,眼中满是不甘,但她也明白,林夏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负的小透明了。
第九章:新王的疆土
林夏加入跨国集团后,提出了“72小时极限提案赛”。全球团队同题竞争,胜者获得亿万投资。这个消息一公布,引起了行业的轰动。陈琳组的人为了赢得比赛,熬夜抄袭,但还是被AI查重系统秒筛。
林夏带着团队淡定交卷,她的方案独特新颖,让人眼前一亮。最终,林夏成为了集团首席策略官。她把办公室搬到了顶楼玻璃房,站在窗前,俯瞰着城市的霓虹。她拨通电话,对着那头的阿凯说:“该收网了。”一场新的战役即将打响,而林夏,已经做好了主宰全场的准备。